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刘丽明工作间

画地为牢,周围有镜子,人在里面,干活、自恋、或自省。

 
 
 

日志

 
 

喻慧绘画中先于图像的语言  

2014-12-11 12:04:52|  分类: 慢读一组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先不说喻慧的画,先说件事。喻慧的画院同学徐乐乐告诉我,有一次画院的人出去写生,到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过了饭点很久才吃上饭,所有的人都急吼吼地抢饭吃,包括徐乐乐自己,已经饿得顾不上谦让了,不过徐乐乐还能分出一部分注意力,保持对人的关注,她看到,唯有喻慧不在抢饭之列,而是给那些没抢上饭的人分饭。
这是当一帮人谈论喻慧是一个好女人的时候谈起来的。
不过我讲这件事的目的,是想说明喻慧的感觉方式。在那种情境下,人人都仿佛有一只手从胃里直接伸出来,同学间彼此又都相熟得和自家人似的,任凭其尖锐的饥饿感显露也不算丢人,可是在喻慧身上,她局部的饥饿没有尖锐到不可控制,至少,她胃里的那只手没有“脱颖而出”地破坏她端庄的格局,而被她包容在整体的平衡与和谐中。
站在喻慧个人画展的大厅里,我感觉最突出的印象也是大局的美感。那么大的空间,她的画居然撑住了,撑得饱满又空灵,这当然跟她的布展创意有关。一时之间,享受这个空间的惬意,把我对具体画作、具体笔墨的注意压制到了第二层面,我得有意识地提拎自己一下,才能进入对百草图等作品的欣赏。
这个经验告诉我,确实有一种以前被我忽视的语言在这里明确地呈现了。
熟悉喻慧创作史的人,很容易被一个问题抓住,那就是她在图像上显示的大幅度变化,评论家们显然也以为这是喻慧作品的一大特点,在喻慧的个人画展之后,他们以此为切入角度,研讨了传统绘画形式在图像演进中的当代可能,有人把喻慧30多年的创作分为新古典主义花鸟的滥觞期、拓展期、与解构期,这三个时期所对应的作品分别是她的工笔花鸟《醉秋风》《玉兰花开》等、花鸟加石头系列作品《掠影》《春色惊恐》等、石头爆炸系列《铿锵玫瑰》《危情玫瑰》等……这样的归纳固然很好,但这是现象的归纳,不是内因的归纳,我想知道的是,喻慧为什么能在图像上这样拓展?
我和朋友们曾谈论过喻慧绘画的基本语言是什么,他们说当然是她的工笔花鸟啊。是的,那是她的基本功所在,她起笔于此,立足于此,是她一张白纸似的创造基础上显现的第一个成功的造型,它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让我们忘记了工笔花鸟之外的空白——那体量相当大的空白,潜伏着、与鼓荡着十年二十年之后的变化。也许我们会说,对每一个创造者我们都是如此认识,认可成立的造型,看不见空白,我们不知道一个人的艺术之路有没有到头,及至看见喻慧的图像演进,便吃了一惊。可是回顾起来,对于“空”的关注,在喻慧创作的早期就有端倪。最初临宋画,她就关注了背景,古画的背景并非人为渲染,是时间成就的调子,但恰好触动了喻慧的审美,她自己作画,也曾一遍又一遍地渲染底色,因为她说“一幅画在我脑中形成之初,首先是一片色彩的氛围,我捂不住这四季交替、阴晴晨昏给我带来的新鲜感受。”她渲染底色,“不是做旧,而是把生活中的原色,经过记忆的过滤,再呈现为纸上的色彩。色彩的变幻意味着空间上的预设,也意味着情绪的间接传达,它形成了我的第二个自然。”
后来,从这“第二个自然”里生出了石头,石头里又生出山水,石头又爆炸成玫瑰……我们的视觉经历了这些,再从画册上看她从前的那批渲染底色的画,我更感到背景里那种氤氲的生动,图像演进的生机就来自那片底色,不,是开始于那时,生机的源头,当然还是在喻慧的心或感情里。评论家们可以为喻慧的画面总结出许多哲理性的思考,关于永恒与瞬间、阴柔与阳刚的对比,都是不错的,喻慧作为创作者,也需要评论家们的反哺,帮助她认识自己,但直到现在,喻慧的顺序基本上还是手跟着心走,脑跟着手走,也有时心与手调换,心跟着手走,但脑的位置总在最后。
现在我来试着描述喻慧的语言格局,喻慧不是一个对阴暗事物好奇的人(那是爱好动脑的、心思细密的人所喜欢做的侦探游戏),喻慧阳光、健康、疏朗、朴实,但出于平衡的本能,她对幽暗、暧昧、古旧的调子尤为敏感,这构成了她的审美倾向,甚至对阴郁事物暗含的攻击性,她也会因为反应上的迟滞而全盘接受,再独自消化,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迟滞的反应理解为她的身体天生就对阴郁事物的刻痕具有容忍、耐受或开放收纳的能力,或许一个有阳光底子的人就需要受些伤来成全自己的才能,使自己变得复杂,同时孕育出奔赴未知、蹈入险地的激情。当一个人需要创造新的美学空间时,他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定向开掘,一种是横向拓展,前者对题材一定是挑剔的,他穿透题材,到达另一个维度,这需要一种精准的把握,靠在黑暗中的直觉与想象力,穿过题材曲折的孔洞,或依靠逻辑的推断找到出路。这显然不是喻慧的方向,正如我开头说的那个故事,喻慧对大局的关注与控制,先于她对具体事物的计较。她的优势在于不死抱着一城一池不放,“国土”有的是,值得庆幸的是喻慧不仅有灵气,也有力气,无论什么陌生的题材,经她收纳,打磨一段时间,就与旧河山整合在一起成为新河山了。她的力气是缓释的,不起眼的,她的心志是低调的,不经意的,但积蓄一段时间,就会有个跳跃或爆发,心与手的节奏一致,一个题材弄好了,再弄一个,始终保持着大局的和谐,我们不必再对她图像的演进感到诧异,她那前途无量的可能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只管等着恭喜她的可能性吧。
  评论这张
 
阅读(23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