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刘丽明工作间

画地为牢,周围有镜子,人在里面,干活、自恋、或自省。

 
 
 

日志

 
 

向身体学习  

2016-08-02 11:29:40|  分类: 生命八卦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记得奥体中心开十运会的时候,很多没坐过地铁的南京人都趁此机会去体验地铁。我有两个朋友,刷卡进地铁站,怎么刷也不行,原来他们的卡被锁住了。其中一个,因为上次出地铁站时,没注意还要刷一次卡,以为是坐公交车,上车刷了,下车就没事了,加上她天生动作快,跟着前面的人就出去了,地铁也拿她没辙,可这次你又来了,不客气,锁住你,解锁的时候罚款一块钱。另一个朋友则因为反应慢,刷了卡,进站的门开了,他却东张西望找朋友,不知道进去,再怎么刷,芝麻也不开门了,只好也去解锁,经此挫折他的反应可快了,卡一刷,门刚开,他就平地一个猛跳,像猴子一样蹦进门里,回头对着关上的门,还摸着心口,心想这回总算没让你挡住,把一行朋友笑翻了过去。
人们赞叹:智能化的程序真是了不起,你快也不行,慢也不行。把你锁得定定的。在人机对话越来越普遍的今天,大家都把与机器的熟练相处视为一种处世优越的表现——不紧不慢的动作、漠然无所谓的表情,就这样使自己变成了机器流水线的附属物。上述朋友那么夸张,让我想起照相机、电影、汽车火车这些东西刚问世时给人们带来的震惊,如今我们很多人已经不震惊了,震惊成了笑柄,我们都致力于消隐那些在人机对话中产生的不适:陌生,茫然,顾此失彼。其实这种种不适是消不掉的。有一次我在过街的人行地道里,看到一位老太太半天不敢踏上自动扶梯,一位中年妇女扶着她,老太太一只脚凌空抬起,脚下一波一波新生的台阶像流水一样流过,踏上这样的东西,确实是我们身体的原始设计中始料未及的,我虽无数次乘它,在踏上的瞬间,还是要克服踩在西瓜皮上的诧异感。
毫无疑问,努力接受机器对我们身体的训练,已经成了生存需要了,不过我一贯也有个相反的主张,似乎向身体学习更重要。在这种训练中身体体现了两种倾向,消除震惊的倾向与保留不适的倾向,它们各有什么道理呢?
读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本雅明评波德莱尔的一句话,特别拿人,他说波德莱尔的诗“标明了现时代感情的价格:气息的光晕在震惊经验中四散。”气息的光晕!莫非这就是我们在人机对话中的损失?我们现在还能有什么光晕?在大城市的交通中,“在来往的车辆行人中穿行,把个体卷进了一系列的惊恐与碰撞中,”所以我们要遵照交通指示,“从而,技术使人的感觉中枢屈从于一种复杂的训练。”光晕被震散了,愤怒让波德莱尔这样的天才诗人写出天才的《恶之花》来,我们这些普通人则只能靠我们生命组织中的另一个重要功能——与接受刺激相反的、抑制兴奋的功能,使自己不得神经病。但是这也只能是缓冲了震惊,不适的经验日积月累还是不能被忍受,我们渴望逃离流水线,所以身体的这种保留乃是我们骨子里诗意的顽强表现。   2005年10月12日

  评论这张
 
阅读(12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