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刘丽明工作间

画地为牢,周围有镜子,人在里面,干活、自恋、或自省。

 
 
 

日志

 
 

从善行到善报  

2016-06-09 23:14:37|  分类: 生命八卦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央视的《讲述》栏目讲了一个故事,一位患心脏病的妇女殷顺玉被医生判定“没希望”以后,决定将眼角膜捐献出去,作为自己留给世人的贡献,也作为精神遗产留给儿子,让他终身记得助人为善。她让儿子彭英联系了深圳的一位姚晓明博士,姚博士答应到时候来取。殷顺玉后来进一步决定不麻烦他人,她自己到深圳去。临走的时候她把家里看了又看,因为这个决定意味着她要客死异乡了。母子俩从苗族自治州的巴东县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船到武昌,再坐火车到深圳。旅行是很冒险的,果然在火车上殷顺玉病危。儿子急忙去找急救药,却发现母亲没有带,列车上也找不到能救治的医生,车长决定在长沙站送他们母子下车急救。这个时候一直处于病危中的殷顺玉却忽然清醒地说:我不下车。她怕万一死在长沙,眼角膜超过12个小时就没有用了,而如果不下车,就算马上死了,也只有9个小时就可以到深圳了。儿子左右为难,打电话给深圳的姚博士,姚博士很坚决地要他们在长沙下,救命要紧。长沙站到了,儿子要抱母亲时,母亲死死地拽住桌子,求儿子帮自己一个忙——一辈子唯一的一个忙,不要送她下车。到了这个地步,彭英心软了,只好签下“拒绝下车,后果自负”8个字。 
剩余的8个小时倒也平安度过了。在深圳,是姚博士接的站,他送殷顺玉到医院抢救。在医院里专家为殷顺玉换了一个瓣,手术非常成功,现在殷顺玉又活得好好的了。
这个故事特别具有善有善报的道德意义。但不知为什么,《讲述》没有交代手术费用问题,我后来通过其他报道知道:手术费用6万元,医院免了2万元,民营企业家和市民捐助了4万元。这一切当然离不开姚博士的牵线搭桥工作。还有几点,也是《讲述》没有交代的:一是殷顺玉原先“没希望”,也是因为没钱做手术所致,二是她联系姚博士,是因为儿子在深圳打工,三是她曾想就近到武汉捐献,武汉却有规定不接受非户籍人口的捐献,这才逼着她长途跋涉到深圳的。
《讲述》栏目大概认为,强调殷顺玉宁死也要捐献眼角膜的情怀更能感动人,少那几个细节无所谓。我却在想,少了这几个细节,会不会影响整个故事的通透性呢?试想,假如不是缺乏手术费这样一种绝望使殷顺玉洞明了生死之界限,她为保留眼角膜而轻掷生命,岂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从事件的过程来讲,有钱与没钱也是不一样的,没钱的殷顺玉是非经过这么一趟生死旅行,深圳也是唯一救她的地方;如果有钱,她下车去长沙也有可能治好病,那么这一条从善行到善报的路径,就显得并不唯一了,因与果也不对称了。
在这个求死得生的故事里,对称性算一大特征。故事里每一个转折点,都并非殷顺玉单方面的决定,而是由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边管着共同决定的。《讲述》那样朦胧的处理,给我的印象是,殷顺玉的种种决定统统出自她的信息不灵通,在闭塞的情况下,她单方面地、甚至是蒙昧地下决心,最后居然九死一生,在茫茫黑暗中与一线光明碰了头。《讲述》通过削弱她日常的聪明,彰显了她的大智慧和大勇气。这样的处理我后来想想也有它的好处。
因为我们真实的环境,也常常是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我们经常生活在诸多细节被屏蔽的环境中,那我们靠什么做决定呢?殷顺玉做法是有启示性的,即:坚持初衷,尽可能保持简单和完整的诉求。在殷顺玉的初衷里姚博士是关键人物,见到姚博士是她唯一想做的事。假如因故改变,打岔去长沙,搅进来其他的人和事,姚博士这一头的对接力量也就削弱了。这样一来,人和事都零碎了,线路也乱了。
  评论这张
 
阅读(209)| 评论(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