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对口径之聚,一帮酷爱买书的人谁也不肯上网买一本莫言的书,都想着从谁那儿借过来看一眼就好了(也难怪,在死人的书与活人的书之间,这帮人是更看重前者的)。上网看也不愿意,都舍不得眼睛,看新闻倒不怕伤眼睛。我想起来,章是经常去图书馆借书的,我说你去借一本嘛,章说,哎哟,不借,我嫌烦。
居然是这样!诺奖得主,在这些文字爱好者当中,就这个待遇。只有一个人,徐,她看过《生死疲劳》了,正好有本过路的书经她手,她就看了。我问,写什么内容呢?徐是最能概述一本书的梗概的人,可她说,我都提不起这个兴趣,我都懒得费口舌讲这个梗概。她甩头闭眼,用不堪忍受的表情告诉我们:语言之粗糙哎,真是不容易才看下去的。
我说,难道真是靠翻译的语言好吗?王说,可能是翻译好,也可能因为……她是常看《南周》的人,看到过很多分析和议论,我在等她讲给我听的时候,忽然预感到一阵不耐烦,我就说:我们对他为什么得诺奖其实已经没有兴趣了……话没说完,王已颔首认可,这话题就撂下了。没得讨论,只有徐一家之言,我老早翻过一本《丰乳肥臀》,没看下去,也记不得原因了,现在也不好讲什么。
回到家里,这个被撩起的话题终究搁不住,权衡了一下,我决定上网看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我相信成名作里包含了一个作家写作上的宿命,优劣信息都很全,真诚度也最高,篇幅也不长,费点眼睛也亏不到哪里去。至于《生死疲劳》,我基本相信徐的鉴赏力,所以只看几个章节,验证一下徐说的话就够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