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刘丽明工作间

画地为牢,周围有镜子,人在里面,干活、自恋、或自省。

 
 
 

日志

 
 

已出的《家书》,未出的画册  

2012-02-01 23:00:31|  分类: 记事本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春节前,《生活》杂志2月号的样刊寄到了。没想到是那么厚重的一大本。其中夹着别册《家书》,我写给刘丹的信就登在里面。

当时上网去看,电子版还没出来,据编辑说,现在不在电子版上更新文字了,要看文字就要买杂志。我昨天又去网上看了看,不仅没法看具体的文字,连杂志部分也只有前面的几页了,十个专题,只出现了“天”和“地”,后面戛然截止,别册在网上也无迹象,也就是说,那些内容,你不买杂志根本就不知道。他们采取这种逐步离开网络的策略,是否说明他们所坚守的纸质媒体,已经取得了知名度,有了良性生存的把握了呢?于是它不再依赖免费的网上阅读去遭遇潜在的读者。但我相信,二者的博弈还是存在的。

很感激编辑赶在春节前把样刊寄来,使家人团聚时增加了一个传阅的读物。但我相信,没有人会仔细地读文字,多数人是翻看里面的照片。

严晓龙倒是把整个《家书》从头到尾看完了,说,别人写的,都有点家长里短,很生活很亲切,唯有你来了这么一篇,突兀得很。

我也觉得是。所以我本来是要在出刊以后,重新把文章贴到博客上的,现在也决定不贴了。只贴照片。

我妈妈花了点心思去考证那张全家福的拍摄年代。她从家里其他照片里找到1960年夏天,我外婆从广州来宁时拍的合影,说别的线索没有,只有我妹妹的头发长短这一条线索。与外婆的合影我妹妹已经扎小辫了。所以这张短发的,应该是1959年拍的。但我认为我妹妹的头发不会长得那么慢,所以应该是1960年初春,姑姑从上海来南京,全家一起到碑亭巷的光华照相馆拍的。此时我妹妹穿的老棉裤还没脱掉。我大弟弟上二年级,他还没戴上红领巾,说明不满九岁。刘丹则还在幼儿园,到秋天才上小学。

我妹妹春节回来,表示不满意这张照片,说她照得呆呆的,她的小哥哥(即刘丹)照得最好,刘丹小时候就是这种样子,热情而友善,外地的亲戚到家里来,每一个人他都会粘着不让走,那种小孩子的真情把我外婆感动得都快要哭了。在这张照片里,我爸爸妈妈和姑姑(后排右一)都照得很好。我大弟弟小时候照相总有惊奇的表情。我的样子有点不自然。据说我爷爷对这张照片也不甚满意,因为照相师指挥他把头压低了一些,而我爷爷经常都是略微抬着头的。

已出的《家书》,未出的画册 - 刘丽明 - 刘丽明工作间

 

我侄女说她小时候照相的表情跟她爸爸一模一样。我侄女早就关注《生活》杂志了,知道是现代传播集团的艺术杂志。春节后,她将要入职这个集团旗下的另一本杂志。

也许做杂志的人,就会关注其他的杂志。我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需要看这些,年前编辑让我做选择:我可以不要那不多的稿费,而选择要杂志,她会每个月寄给我。我首先想到的是,那我看完了,往哪儿放呢?这么精美的杂志,卖废品等于夭折,存放等于打入冷宫——还要有个冷宫才行。我找不到一个让它活着、常常发挥价值的办法,我只能在有生之年尽力去消化有限的几本书。而且我跟消费主义者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是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要完了,就不再可惜那个载体。我总觉得那载体的幽暗处还有未尽的潜能,我会有惋惜之情,所以我不再让自己主动去结什么缘。这一点同事杨最了解,她经常买书和订阅杂志,推荐给我看,并许诺我看完以后可以还给她,完全为我减免了物质的压力。我看的杂志有来路还不够,重要的是有去路。这个问题一言难尽,我就没有去回答编辑,只把银行帐号发给了她,表示你还是给我稿费得了。

年前跟杨及几个朋友一起吃饭,我们又把当年杨提出的铜版纸问题拿出来笑了一番,陈补充说,那铜版纸还只印中间一小方块,公摊面积很大,使用面积很小。我更笑。杨说,她要一本有我写序的刘丹的画册。我认为这个要求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杨很年轻,等得起。这次春节,与刘丹谈起画册的事。刘丹说,他现在是“为了这篇序而出画册”,所以他先要把我的序读透,从这个基础上,生出形式。原来不是把自己的画拣一拣就印出来的,还要有特别的构思。那我这篇序说不定过几年又要改了呢?——我相信这就是我们之间的故事的定数。我早就预感我此生最远的目标最长的路就是通向这个离我最近的人。

除夕下午,我一个朋友把她的儿子韩竟领到我们家来,给我们家人做刮手检侧。他说刘丹的身体与去年比对,又差了一截。刘丹认为韩竟检测得都对。韩竟说,刘老师无论如何要改掉通宵工作的习惯,否则没办法让身体好。事后我与刘丹谈,我们都知道此事无解。我现在跟父母一起吃住,倒是有了正确的作息时间,可写东西的状态没有了,要正经写东西(如一个月前写那篇序),必须恢复成我以前的通宵不睡才行。因为只有夜晚,我们才能生活在自己内心的时间里,白天,我们是生活在日常生活的时钟里的。可眼力的衰退,的确在惩罚我们了,因为我们在该养眼的时候不去养、反而用眼伤肝。

我对刘丹说,其实你不像我,你的绘画语言已经建立,我的还没有。你已经付出了不要家庭生活的代价,今后,健康的代价是不是可以少付一点?

他说,他不能阻止眼下这种喷发的状态。

他又说,我身上的这些才能,不是属于我自己的,我必须要还出去才行,所谓还骨于父还肉于母,我把这些还给造物,不欠他的,我才没事。

家人之间的谈话,都已经到了没有小算盘可打的地步,这是刘丹唯一的使命,也是他唯一的语言。

  评论这张
 
阅读(374)| 评论(5)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